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港 > 内容

畅通运煤大动脉 服务国内大循环----山东港口日照港股份一公司吞吐量破历史纪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0-11-17 15:38:16

畅通运煤大动脉 服务国内大循环----山东港口日照港股份一公司吞吐量破历史纪录

时间:2020-11-17 15:38:16 作者:新闻中心 点击数量:11544

111610时,随着“莱州66”轮启动装船,作为山东港口唯一一家煤炭专业公司,日照港股份一公司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150万吨,创开港开放34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煤炭业务同比增长23%

股份一公司缘何在疫情影响下,创造历史以来的最高点?

这背后,是该公司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把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红利放到最大的精彩答卷。

最老的,却不是抗风浪最强的

日照港因煤而生,1986年开港开放。煤炭曾是日照港唯一的货种,也曾经创造了1989年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输出专业港的辉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煤炭运输市场步打开。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股份一公司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口岸,承担着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和煤炭出口的历史使命,外贸煤炭快速增长,2003年货物吞吐量2149.5万吨,外贸煤炭近1300万吨,达到历史高峰。

然而,随着2004年国家逐渐收紧煤炭外贸出口政策,煤炭市场发生巨变。2009年,我国首次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股份一公司外贸吞吐量缩减至不足50万吨,加之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业务受到强烈冲击。

大循环,找准优势,誓破楼兰

2019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日照港抢抓更大平台、更优政策机遇,深耕铁路线,广布无水港,聚焦打通运输大动脉,畅通国内能源产业链大循环。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两条千公里进港铁路的港口,打通“瓦日”“新菏兖日”两条运煤大动脉,将晋、陕、冀、鲁、豫、内蒙等煤炭主产区的资源跨山到海,港通长三角、珠三角等高质量发展经济圈,实现陆海融通,是日照港培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股份一公司应势而起,沿着“瓦日”“新菏兖日”铁路大通道,找客户、亮服务、拓市场,打通了陕北到港煤炭下水通道,取得历史性突破。客户经常开玩笑:“让大山里的煤炭见到了大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020年疫情袭来,正值市场开发攻坚时期,股份一公司业务员顶着风险、扛起压力,以“骨头虽硬,我有钢牙”的决心毅力,紧盯每个站点,跑遍每家客户,西至榆林市召开煤炭业务洽谈会,南至广西召开西南地区业务洽谈会,宣讲政策,推介业务,积极帮助解决集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开展全流程服务。110月份,股份一公司火车调进1760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瓦日线调进1100万吨、同比增长52%,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东煤南移,不是“原搬照抄”

服务国内大循环的背后,是山东港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也是日照港“效率为先”的不懈追求。

日照港全面落实“港产城”融合发展要求,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实施海龙湾退港还海,对紧邻灯塔南侧的港口工业岸线进行生态修复整治。同时推进“东煤南移”流程升级,着力打造全国散货系统流程化、智能化码头新标高。

这对于紧靠灯塔风景区的股份一公司来说,不是“原搬照抄”,而是技术创新、流程再造、转型升级。

202046日,随着石臼港区南作业区第一艘船舶“水路涨19”轮顺利装船,标志着东煤南移工程取装线投产,实现全流程贯通。东区上量,南区投产。两区作战,人员却没有增加,摆在面前的只有创新改革一条路。

股份一公司全面落实“三见十比”行动要求,勇于破旧立新,全国首创翻车机自动清车作业新模式,颠覆传统的人工清扫作业模式,可减少劳务用工60%以上、每年节约用工成本约450万元;皮带机远程集中智能巡视系统,广布热成像、高清摄像头,实现本质安全,同时大幅减少皮带机巡视人员;无人机跑垛系统,跑垛效率提高90%以上……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大型技改项目36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

创新加持,作业效率大幅提升。110月份,煤1#泊位效率13866/米、同比提升18.2%,煤2#泊位效率13226/米、同比提升33.7%,东5#泊位效率18638/米、同比提升22.3%

下一步,股份一公司将充分利用山东港口资源优势和一体化改革的发展舞台,乘着大物流、大循环的浪潮,心无旁骛攻主业、凝心聚力抓经营,全力打造煤炭运输金字招牌。

 

  • 上一篇:山东港口2020铁矿石产业发展大会在日照举行
  • 下一篇:山东港口日照港迅速掀起学习“连钢创新团队”热潮
  •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移动端首页 | PC端

    ©2023 by Qingdaoports.com 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