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山东港口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在青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部署,以“创新引领,科技支撑,赋能融合,努力开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新局面”为主题,总结成绩、表彰先进,进一步安排山东港口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提速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进程,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山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洪文,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司家军等到会指导。司家军、于洪文、陈英明先后致辞。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部署安排山东港口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发布山东港口《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2023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方向》。与会嘉宾共同为山东港口2022年度科技创新优秀获奖项目和先进个人颁奖,并启动山东港口智慧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有关单位和个人围绕科技创新工作作表态发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主持会议。
锚定科技强港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攀升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聚焦聚力“建成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等重点项目,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为山东港口加速科技化进程、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自组建以来,山东港口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强港战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攀升,由单点突破跃向系统提升,取得了系列标志性创新成果,为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年来,山东港口落地全球首个港口集装箱智能空轨系统,首创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全国港口率先输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全自动化码头覆盖范围、作业效率和自主水平持续提升。牵头实施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山东省“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连续两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科技影响力、创新竞争力与日俱增。首创“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打造智慧港口生态圈,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充分释放。获批“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省“智慧港口技术创新中心”,智慧港口创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连钢创新团队”榜样力量不断放大,“伟丽创新团队”“于新国创新工作室”等一大批科技骨干代表不断涌现,在众多港口科技前沿领域实现领跑。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全省核心战略资源,山东港口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项目落实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在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正当其时。
会上,山东港口隆重表彰了获得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山东港口科技创新奖(连钢创新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获得2022年度科技创新英才、科技创新之星的优秀获奖项目和先进个人,鼓励全港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在智慧港口建设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与会领导对山东港口科技创新成绩给予高度评价。陈英明表示,山东港口科技创新发展引领了行业,探索出了一条顺应时代要求、适合行业特点、体现山东特色的国企重组改革路径,形成了一体化发展的“山东模式”,正在由大港向强港加速转变,展现了中国港口的强劲韧性。近三年来山东港口主导参与的项目,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项目质量,都是行业领先水平,不仅解决了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首创,还为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提供了支撑,成为行业典范。
于洪文表示,山东港口涌现出了“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等自主创新人才,建成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空轨系统、无人集卡等一批全国领先创新成果,并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省属企业,在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上走在了前列。
司家军表示,山东港口科技工作成绩斐然,先后成功认定交通运输部“自动化码头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和山东省“智慧港口技术创新中心”,智慧港口项目成功获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并顺利启动。2021、2022连续两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的智慧港口交通强国试点项目高分通过省级预验收,为港口行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山港智慧,造就了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
聚力科技攻坚 加快塑成科技创新领先优势
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永远是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变,面对世界智慧绿色港口建设领域持续加剧的竞争态势,山东港口瞄准加快建设科技强港、以科技创新塑造新优势,从队伍建设、制度保障、项目确立、人才引领等方面立体出击,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推进科技攻坚,展现了心系“国之大者”的决心和担当,彰显了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的胆识和智慧。
会上,山东港口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2023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方向》。围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山东港口将以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心任务,以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系统工程为重点,以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以完善科技体制机制为保障,培育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推动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与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与发展。
山东港口确定了2023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方向,明确集团公司将在“十四五”期间设立不低于5亿元的专项科研资金支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并根据《山东港口“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23年重点围绕港口通航及作业效率提升、港口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实际问题,统筹创新资源,实施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方向涵盖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集装箱码头关键装备自主可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智慧船海岸协同作业关键技术研究,港口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港口新能源利用及智慧能源系统开发,集疏运车辆身份识别及智能调度研究与推广,粮食、纸浆、商品车等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港口液体散货智能化安全管控技术研究,港口场景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港口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并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实施攻坚。
大会还启动了《青岛港氢能研究与应用示范港口》《日照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烟台港商品车智慧滚装示范港口》《渤海湾港通用码头自动化示范项目》4大示范项目,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奋力开创智慧港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上,张连钢被聘为山东港口“首席科学家”,体现了对张连钢、对广大港口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和认可,激励更多港口科技工作者瞄准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坚持自主创新,加强集成研发、集成转化、集成争创、集成输出,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尽快形成全球性竞争力和主动权。
未来,随着更多聚焦前沿、注重原创的科技示范项目涌现,更多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更多面向全球、带动整体的科技创新生态形成,山东港口将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制定国际标准时发出更多中国声音,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攻坚行动” 打造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硬核力量
会上,霍高原围绕“把握科技创新的广阔机遇、打造科技创新的广阔场景、开拓科技创新的广阔天地”部署安排山东港口科技创新工作。他要求全港上下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锚定走在前列,把握科技创新的广阔机遇,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之路、数字赋能之路、协同融合之路、人才引领之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聚力全面攻坚,打造科技创新的广阔场景,延展疆域、做大港口生态圈,打破界域、聚力转型新需求,深钻领域、打造行业引领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全面攻坚的关键一招,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攻坚行动”,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进程。要强化积极思维,开拓科技创新的广阔天地,锚定使命意识,强化奉献意识、攻坚意识、开拓意识,全力投身港口创新发展实践,在智慧港口建设新征程中再立新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山东港口新的更大贡献。
陈英明、于洪文、司家军对山东港口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陈英明希望山东港口继续夯实港口的基础性枢纽性作用,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开展工作,为山东省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作出更大贡献。
于洪文希望山东港口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奋力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企业,勇当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排头兵。
司家军希望山东港口咬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不放松,坚持更高起点定位、聚焦产业发展、打造创新新生态,力争成为港口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和领导人,推动全省交通运输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山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