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数字大屏组成港口智慧大脑,生产调度有了智慧基因。司机远在两公里外的数字大脑调度,堆场空无一人却能货优其流;实景三维数据展现,码头作业实现透明可视化...... 近年来,厦门港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数字大屏组成港口“智慧大脑”,生产调度有了“智慧基因”。司机远在两公里外的“数字大脑”调度,堆场空无一人却能货优其流;实景三维数据展现,码头作业实现透明可视化......
近年来,厦门港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与“四个一流”港口建设总目标,在加快港口功能布局优化,加速港航发展转型升级上不懈努力。自2023年全国智慧口岸试点通知印发以来,便不断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积极培育“共聚合力、共促发展、共享智慧”的口岸生态。
码头插上智慧化“翅膀” 效率再升级
天朗气清,厦门港海天码头旁的橙红色桥吊将集装箱缓缓吊起,越过船舷稳稳落在蓝色的自动驾驶集卡上,随后被运往堆场,停在一台龙门吊下面。场面整齐有序,以至于让人一时未察,桥吊驾驶舱司机竟不在现场,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原来司机正在距码头不远处的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操控室内对桥吊进行远程控制。
据悉,2020年7月,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便以海润码头为试点,率先启动国内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其中,桥吊是智能化改造的重点之一。 目前,在海天码头已实现桥吊智能化三代迭代升级。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操作部机械司机桥吊远控班长陈树林对此次的智能化改造带来的变化,感触颇深。过去,操作桥吊需要在离地四五十米高的驾驶室中,且长时间保持90度俯身向下作业。“以前都在狭小的驾驶室内工作,控制吊具基本靠的是眼力与经验。现在通过远程操控系统不仅工作环境更好了,在操作设备时也能更及时发现操作失误。”
除了桥吊,龙门吊也在智慧化下实现新突破。“以往我们一人只能控制一台设备,改造升级后,通过智能系统,现在可以一人同时操作4—6台龙门吊。”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龙门吊司机张胜介绍道。
值得关注的是,厦门港还培育了一支港口人工智能团队,该团队自主研发的龙门吊整机人工智能系统,成为国内首例智慧港口行业领域通过权威机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检验测试的系统。
码头引入“黑科技” 绿色智能双线融合
在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操控室内有一台机器格外亮眼,打眼一看会误认为休闲娱乐的机器,却是,于近日落地厦门港海天码头的全球首台远程控制电动堆高机。
据了解,开展远控堆高机研发应用,是海天智能化改造二期建设的重点之一。该台远控堆高机为纯国产制造,配备了多个全景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让操作人员可以更加安全地感知作业环境。
同时,融合5G通讯技术、智能感应系统等技术,实现对堆高机的数据传输稳定、远程精确控制和运行状态监控。后续还将逐步实现对接码头智能生产作业系统i-TOS、自动充电、自主装卸货等智能化功能,在提升作业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舒适度。
“该设备的投入,不仅丰富了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全场景链条,助力实现港口智能化全场景覆盖,填补了行业空白,更展示了厦门港在港口物流设备领域的新突破。”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工程部经理助理尹飞表示,该堆高机的引入还将有助于推动港口绿色低碳转型。“以前,装卸用的岸桥、轨道桥、运货的卡车等都烧油,是碳排放主要来源。新引进的堆高机采用纯电设计,日后的全面推行将有利于推进绿色生态港口建设。”
截至目前,厦门港已建成投产全国首个全自动化码头、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码头,发布首个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车技术标准,打造5G智慧港口建设“厦门样本”。
接下来,厦门港将继续利用好物联网、北斗卫星、区块链等技术,不断突破智能码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智慧港口建设水平。